快捷导航

QUICK NAVIGATION

北社村风民俗之八:祭祀、祝寿与生子

创建时间:2022-06-19

 

   在北社这片土地上,聚居繁衍着李姓家族,供奉着一个祖先,拜祭用着同一个祠堂。北社村祠堂是村民尊宗敬祖最有力的物化表现,也是村落宗族文化得以传承的实质载体。祠堂大厅正中间用于安放李氏先祖的神位牌。最上面祭拜的是天、地、君、亲、师,接下来依次从远祖到近祖供设着先祖的牌位,按男左女右以辈份高低顺序排列,村民称“神轴”,北社祠堂作为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,为教书育人,渐渐变成了北社小学,现在成了古徵印象农家乐饭店。

  在村落里维系宗族的还有族谱,在村民口中还被称为家谱,由家中长者保管,族谱一般是三十年一续,称为续谱。每祠堂每年要举行几次祭祀,分别在春节时节、清明时节、十月朔月和冬至日祭祀,通过祭祀,不仅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,更是在尽孝道,感谢赐予生命之恩。通过祭祀,增强族内子孙的血缘认同感,联络族人感情,强化宗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
  在以前漫长的岁月,村民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,为寻求安全、生存保障,就把精神寄托于神灵保佑,在特定时地空间中成为村民生活的需要和心愿,便有了祭神之风。在村民家中都设有天君、灶君、财神、土地、马王、门神之位,称为“宅家六神”,逢年过节,家家户户都在祭拜。民为食为天,村民对灶君特别重视,腊月二十三晚,设糖果供品,送灶君升天,让其上天好事,回宫降吉祥。村民依赖土地,有土地便是有福有财,在村里眼中进门土地堂,家有万石粮,每家在正窑墙面和家中重要位置都建有土地公庙龛,里面供奉着慈眉善目,白须白发的老人,定期祭拜,祈盼有个好收成。

  立庙祭拜,举办庙会,村民将这种祭祀演绎到极点,村落依时令定期迎神盛大庙会,也就是每年三月三和七月十一,而今这些庙会活动还有,但庙会内容发生了变化,多为物资交流,村民休闲娱乐和亲戚团聚。

  祝寿生子是北社村的大事,祝寿是尽孝,庆祝之中多是希望家中老人长寿添福,生子是一个家庭延续,是种希望,前有老人,后有来者,在北社村人眼里祝寿生子都是对生命的尊敬。

 北社村民很讲孝道,无论男女,不管年岁多大,社会地位多高,只要有父或母在世,都不能“做寿”,所以民间有“生日三不过”的习俗,即父母在世不过;孝服在身不过;未满花甲不过。如《庄子.盗跖》载:“人,上寿百岁,中寿八十,下寿六十。”故而人到了60岁方能称“寿”。60岁称“花甲”或“耳顺之年”。70岁称“不逾矩之年”,故70岁又称“古稀之年”。80岁称“耋”,90岁称“耄”,百岁称“期颐”。此外男女寿诞也有不同称呼,北社村村民把男寿称“椿寿”;女寿称“萱寿”,

  人过六十古来稀,那个年代医疗条件较差,生活水平低下,人能活过六十就已经是长寿了,所以到了六十就给在世的老人祝寿,通过尊老爱老体现孝心。旧社会给五十、六十以上老人贺寿是有钱人家特有的专利,贫穷之人在家里简朴过个生日。解放后,七十以上老人贺寿,是家庭条件好一点具有德高望重的老人过个寿辰。80年代改革开放后,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起来,医疗水平改善,活过八十岁已是常见的事,给老人过七十大寿、八十大寿比较常见,也比较隆重。

  给长辈过生日,做寿日益增多。村民眼中做寿,其实就是高规格地高调过生日,也有的老人忌惮做寿,怕“做不住”,寿星自个儿瞒着岁数,别人问“您高寿啦?”便故意将寿龄虚报一岁,比如将60岁说成61岁。这叫“躲寿”。在北社村七十岁为“大寿”、八十岁为“上寿”、九十岁为“老寿”、百岁为“期颐”,都要场面盛大、气氛热烈地庆贺一番。

  好多家庭老人过生日在自己家或饭店,在自己家,主人要设寿堂,寿堂的布置是用红纸金粉书写一个磨盘大的“寿”字,挂在如中堂大小的整幅布帛上,再将它高悬在正厅墙壁的中间,称为“寿幛”。儿女们为老人祝寿欢聚一堂。主家通知亲戚朋友、客人来给老人家拿“寿桃馍”、“寿糕”,有提烟、酒、糕点、饮品,还有买衣服,送老人喜爱的工艺品,甚至还有给红包的以及寿幛和牌匾的。主家晚辈请厨师、邻居帮忙,设席摆宴招待,还有的家庭甚至还专门请司仪主持,祝寿时老寿星身着新衣就位于首席,儿孙及所有晚辈分支分辈敬酒、磕头、致祝寿词、唱生日快乐歌。

  礼仪简单的仅有主要来朋相聚、设宴招待。前顿饭一般吃长寿面和大饺子,席间在座的晚辈都要给老人挑几页面条祝老人长寿,俗称添寿。后顿饭一般吃酒席,八零年前大部分宴席是“十碗席”,条件好的是“十二旗”、“十三花”。九零年后至今主要是“三八席”。

  寿宴开始前大家共同点燃寿糕上的蜡烛,老人戴上寿星帽,唱起生日歌,祝老人生日快乐,身体健康,万寿无疆,然后喝酒吃菜,气氛庄重而热闹。到了夜晚,要陪老人品茗聊天,聆听老人关于为人处世的教诲,或听老人讲述他平生经历的事迹,子孙们也可讲些老人爱听的故事或有趣的新闻,使老人充分感受到天伦之乐,愉快地度过一个良宵,名为“暖寿”。

  庆寿的规律是年龄越大,庆祝得越隆重,80岁大寿往往为寿礼之极,从2018年后,北社村每年重阳节在印象古徵设宴招待80岁高龄老人,席间村上并赠送老人所需的生活用品,使老人们活得更加充实健康,体现了村级组织的关怀,也体现了北社村这个大家庭的温暖。而今在村民心中做寿只是一种外在形式,孝敬老人重在平时,在平凡而琐碎的日子里,要常能看到晚辈的笑脸,时常听到老人的笑声,让老人在亲情的慰藉中安享晚年。

  在北社村,妇女怀孕叫“有喜”,生子叫“添喜”;村民把产妇叫“月婆”,把婴儿叫“月子娃”,共和国成立前后,接生由乡村“接生婆”接生,生个男孩全家喜,生个女娃拿棍戳,现在时代变了,生男生女都是宝。生完孩子后,孩子他爹忌讳,男娃三天,女娃七天不能去邻家屋里,家里大小人晚上回来不能太晚,以免带回晦气,若真有的回来太晚,需在大门前点火,过火去邪,让孩子安然入睡。

  在孩子20天或满月之后,还有个风俗叫烧腾贺喜。有的还放鞭炮,但不进家门,怕惊吓了产妇婴儿。一般是左邻右舍关系好的人约集数人,在主家门前点燃起麦草或玉米杆边烧边故意大声呐喊:快抱柴,烧旺点,把麦草堆点燃起。”“提门槛来放火上烧,甭挡,甭挡!”“唉呀!门槛烧着了。”这些虚张声势的叫喊不过是给主人听的、催促主人快点出来。主人闻声风风火火地跑出来,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糖果烟酒,春风满面地招呼应酬,感谢大家。

  在孩子满月前后这段时间里,家里长辈常会受到这种以墨涂面的“恭贺”。尤其做爷爷奶奶的,更是被涂抹的主要对象。有些性格开朗,平时爱说爱笑的,人们还要将其打扮得怪模怪样,穿上大红衫子,脖子上扎辫子,扎上红头绳,簇拥着游街,更有甚者挂上牛铃,竟将马拥脖套在脖子上,将牛笼嘴扣在头上,把发鬓解开辫成辫走起路来叮当作响。惹得全村一街两行时人观看,欢笑声不绝于耳。一个小生命的诞生,给全村男女老少都带来了欢乐。

  1970年后,接生由村里的赤脚医生来接生,少数人家去医院。1990年后村里人基本上都到乡镇和县城医院生小孩。小孩出生后,父母首先要记住婴儿诞生的时辰,主家长辈一般在第三天去媳妇娘家去报喜,旧日报喜时生男生女有区别,去时提上喜酒、挂面等,酒壶上拴红绳为男,拴红绸为生女。临走时给娃拿上马鞭子、项圈,或娘家用红布包几个圆形烙饼,象征“给婴儿带奶粮”。

  娘家人看望三次,第一次在第三天,娘家人去探望坐月子的女儿,多是带红糖、鸡蛋、点心等食品,表示对女儿的祝福和关心。第二次在娃出生的第七至十天,第三次过满月。娘家人要送来石子馍,送小馄饨,馅心掺入油料,上边捏朵小花,有的做成老虎眉眼,意为“虎虎有生气”。

  过满月主要亲戚和邻居拿着红糖、鸡蛋、挂面等食品看望产妇及小孩。娘家主宾来时拿馄饨馍、石子馍、红袱子、花布、小孩衣服、鞋袜、花帽、银锁、银项链、银镯子等。主人招待所有来宾,除了烟、菜、酒等还有助兴活动,煮红鸡蛋向来贺者散发,家庭条件好的请人唱戏,放看电影。到了孩子百日,也有行“百岁”礼。

  二零零零年后,生活水平越来越好,贺礼档次越来越高,有送被褥、抱毯、童车、童装、玩具,还有送红包等,过满月还是以过去风俗,设席摆菜,喝酒划拳,相聚一起,恭喜添丁。当天主家安主,光明烛、点三炷香,磕三个头敬祖先,祈求祖先保佑小孩平平安安健康成长。

  满月后即30天要挪窝,先由长辈抱上娃在碾子转一圈,在巷口蹦跶,碰见第一个成年人就给孩子认干亲,大多数场合碰见的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,随后由娘家人叫去到外婆家照管一段时间。另外孩子的父母及祖父母要给娃起乳名及大名,并去报户口,以后连续三年都要给孩子过岁,主要亲戚参加,来时给娃买衣服、鞋、袜、玩具,吃饭用的餐具以及红包等,此俗以三岁较为隆重。

来源:党委办 木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