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导航

QUICK NAVIGATION

北社村风民俗之五:日常生活

创建时间:2022-06-13

 

    新中国成立前后,北社村民出行基本靠步行,富裕人家有骑马的,有骑驴的,个别特富户家有四个轮子的胶轱辘马车,辕上套个骡子就出门。那时有钱人家门口都有个拴马桩,精雕细刻放在宅院前后,实用是拴马,虚用是辟邪祈福,拴马桩桩顶造型各异,有胡人、汉人、仕女和猴子、狮子等,神情并茂,惟妙惟肖。那时多数人赶集走亲戚是步行,家境稍好的辕上用毛驴拉着架子车,勤快人拉架子车,架子车上座的是老人。

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村里出现了自行车,但自行车购买相当困难,渠道有两个,一个是托熟人关系,另一个是凭票才能买到。到八十年代,骑自行车的人渐渐多了起来,时髦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,渐渐地成为北社村的主要交通工具,自行车主要以永久、红旗、飞鸽、白山、延河等品牌为主,但是有的村民不舍得骑,时常把自行车挂在窑掌上,当做宝贝一样珍惜,流传至现在已经成为佳话,在那个年代拥有一辆自行车,不亚于现在轿车,不舍得骑,更别说不舍得借,而今回忆借骑往事,村民把珍惜当成了逗趣的笑料。

  在村西头有条省道202线,是从澄城县城通往渭南和西安,远去西安或步行到县城,为方便省时间,村民才能搭乘当时的轿子车或带帆布篷的敞车,车厢内拥挤不堪,一路走走停停。我是七零后,上大学时正是九十年代,到省城西安要五六个钟头,到了西安头昏肚饿,前些年高速路修到县城南边的韦庄镇,而今在县城周围陆续出现了高速公路收费站,从县城到西安,开车只要两个多钟头,村民不再为出行熬煎。

  改革开放后,县城经济发展给北社村民带来富裕,富裕户越来越多,富裕村民买上了轻骑,而后就是摩托车,出门办事极为方便。随着时间推移,到了九十年代,金城铃木雅马哈,飞入了寻常人家,村里多数人骑上摩托车,这样既省时间又方便,赶集走亲戚,做生意都能用得上,那时在村里骑辆摩托车,劲头不亚于开辆宝马或奥迪。图片

 工业飞速发达,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力,村民收入普遍提高,除摩托车外,电动车、电动三轮车相继问世,让全村各家各户都拥有一辆,或上地务农用,或走亲戚到县城用,有些家庭甚至有多辆各种型号的电动车。

  用北社村七零后村民的话讲:读中学时,自行车是基本的,读大学时,火车和公交车是必须的,工作了,打的坐出租车是经常的,现在儿女结婚,准备私家车成了分内之事,最近几年,村里每个家里拥有私家小车已不足为奇,村民拥有私家车,出远门坐高铁或飞机,三五个小时就到了千里之外,与儿女团聚,彻底告别了过去出行难的时代,原本遥不可及的地球也渐渐地缩小了,目前最遥远的距离用时下时髦的话讲:就是身边明明有网络,手机WIFI却连接不上。

 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北社村村民家庭田间耕作农具结实耐用,那时田地耕作的工具有犁、耧、耱、锄、镰、铲、镢等,犁地的工具有山地犁、7寸步犁、双轮双铧犁、开沟犁。小麦收割到场,碾打脱粒晾晒工具有碌碡、杈把、麦钩、刮板、扫帚、簸箕、挫斗和口袋等。翻晒的权有木杈、铁杈、3股杈、4股杈、6股杈、10股杈等。锨有木锨、铁锨、镶锨。耙子有铁耙、竹耙、搂麦耙、晒麦耙。锄有笨锄、漏锄、锄镢。镰有割麦镰、割草镰。储存粮食除了瓷瓮外,还有用蘑编的麦囤,用铁皮卷的麦囤。

  生活用具体现了实用,织布用纺线车、织布机,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台,家家手工制作衣服,粮油加工工具有畜力石磨、石碾和水力石磨,吃粮磨面、粉辣子、盐、碾米还是靠人力或畜力加工完成,灶具除风箱、铁锅、铁瓢和案板外,其它都是从尧头用粮食换买来的瓷制品,瓷盆、瓷罐、瓷碗、瓦盆、瓦罐、面瓮瓮。照明用的清油灯或煤油灯,炕上平时铺的是芦席,褥子很少,棉被都是用农家土布缝制而成,存放衣物都用的是老式柜或木箱子,吃饭说话都在大方桌或条桌上,坐有长板凳和木靠背椅子,那时由于各种原因,每家每户多年都没有添置新家具。

  六十年代后随着农机具的改革,家家户户照明用电灯,轧花机、棉油机、磨面机、磨粉机出现,磨面、碾米和榨油都用上了电,电力代替了人力和畜力。条件好的家庭添置了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手表、收音机,村民叫它们为“三转一响”,而村民的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品基本上没有变化。

  八十年代后,国家政策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,物质逐渐丰富,经济渐渐宽裕,大多家庭购买了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收音机、录音机。生活用品以搪瓷制品和铝制品为主,现代文明走进了北社村。

  九十年代田间地头耕整机械有机引犁、机引耙、播种机,收割小麦用上了收割机和脱粒机,电视机、洗衣机、收音机、影碟机、电风扇在北社村得到普及。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村民们先后添置了新款式家具,时兴家俱走进了村民家中,安装电话,拉网线、装空调,智能手机普及,真正实现了生活电器化,聊天网络化,办事跑腿用电话,办事情方便多了,现在村民吃喝不愁,但一天比一天忙。

  村里大多数男人有吸烟的习惯,过去以旱烟、卷烟、水烟为主,纸烟很少有人抽。七十年代前多数老人用组合式旱烟锅,抽烟才觉得过瘾。青壮年用不惯旱烟锅,多用纸卷烟叶,或卷烟丝,让吸烟变成一种嗜好。

  旱烟锅是由一个长弯的烟嘴、一根长度不等的空心烟管及烟锅脑脑组成,烟管插在烟锅脑脑上,烟锅脑脑与空心烟管连接,在烟锅脑脑里装些水,空心烟管与水若即若离,将买来烟料喷水弄得松软,填充到烟嘴点火来抽,烟从水中过,滤去了尼古丁,烟抽进口中过喉的感觉,尤其是劳作之后,让休息变得心旷神怡,那时旱烟锅多数用黄铜制成,稍显尊贵是用白银制成,用得久了,油光锃亮,成了爱抽烟人手中显摆的宝贝。

  七十年代村民经济逐步宽裕,青壮年抽烟嗜好于羊群、宝成、大雁塔等品牌,以至发展到今天,美猴、猴王、软延安、好猫猴王中等档次,经济条件好的已向绿色环保健康型细支烟发展,还有多数老烟民,为身体健康戒了烟。

  北社村是关中道上传统棉产区,村民多以棉布或粗布做衣,便于农耕劳作。特别在村里,还可以看到一些老年妇女将手帕戴在头上,在北社村周边植被破坏严重,每逢刮风变天,便会尘土飞扬,而这种“手帕”恰好可以用来抵挡风沙灰尘的污染,保持头部或脸颊清洁,非常实用,村里妇女用它防风、防尘、防雨、防晒,劳体时也有用作擦汗、洁手,临时用它来包东西。

   新中国成立前后,北社村村民鸡叫头遍便起床,黎明到地头干活,天黑从地里回到家,稍作洗漱吃上两口便休息,一日两餐,男耕女织,艰辛劳作,特别是大忙季节,鸡鸣起床下地,月落回家睡觉,两头不见明,有的甚至连轴转,赶晴天抢阴天,按时令节气在田间地头拾掇、播种和收割,那时粮食亩产低,村民收获尽是辛酸。

   1956年后,妇女很少做女工织布,与男人一样在队长安排下,一天三晌上地干活,挣工分,下地回到家要做饭。到了八十年代,土地分到每家每户,小麦一年比一年长势见好,在北社村周边,到处可以见到无边无际的麦田,落入眼中尽是金黄,到处洋溢着丰收喜悦。

 “麦梢黄,女看娘”。在农历四月底,或五月初,村里小麦泛黄,将要成熟时候,出嫁女儿要回娘家去探望,表示对娘家农事的关心和慰问。多数女婿会在农忙时,全力以赴帮老岳丈家里帮忙干农活。在麦子收完,碾麦晒麦,麦秸垒成垛,颗粒归仓后,就到了“忙罢”。作为女儿要到娘家,报告一年的收成,为娘的要去看女,给女家同样带去佗佗馍,人们经常会给来家里作客的亲戚炸油饼、摊面皮或摊煎饼,要不就是打搅团,吃浆水面,通过招待充分展示自己家今年生活得丰裕。

   澄城是个产煤区,土地贫瘠,干旱少雨,作物产量较低,在农闲时节,部分男人用人力车去尧头拉煤,去大荔、蒲城换粮,以补贴口粮不足。还有部分男人出门做土工木工零碎活,或在家挂粉条养猪染布酿酒,体力差和年老者到沟里挖药材、拾柴火以维持家用,村里没有游手好闲着,妇女除管孩子,料理家务,抓时间纺线织布缝衣服,以保证大人小孩夏天的单衣和冬天的棉衣。图片

   人民公社成立后,妇女男人共同从事农业集体劳动,通过挣工分年底分配粮和钱,劳动由各队队长安排,农时耕作较忙,一天三晌在地里干活,下地回来才做饭,晚上妇女加班做针线活,甚是辛苦。实行农业承包责任制后,田地分到各家各户,经济条件及机械化大力发展,过去畜力耕作逐步淘汰,用拖拉机犁地、旋耕、播种和施肥,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,尤其是联合收割机的普及,秋麦两料作物收割也不需要早起晚睡,村民自行安排各自的耕作时间,农忙农闲一个样,家庭剩余劳动力出门打工,轻轻松松种庄稼,男女闲余时间看电视做家务、打牌、谝闲,跳广场舞,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,再不似过去那般辛苦。

  戏台戏事是村民最为热衷的大事,台下台上是村民最热闹的场所,戏事场面是村人最为关注的场景。听村里老者讲:以前在村子东北角是块平地,搭建的是戏台,也是村子过古会的地方,戏台前有卖东西,戏台上有唱戏,那时人丁稀少,村人聚在一起看戏,儿童在周边嬉戏玩耍,因为是空旷地带,那时野狼较多,在夜晚曾有野狼叼走孩童的事。后来村落扩大,在村落中央重新修建戏台,旧时戏台而今不见踪影,而今戏台就在村委会院落内。

  旧时战事混乱,村里每天提防战祸上身或匪徒闯进自己家中,提心吊胆过日子,等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人们在地里劳作休息之际,偶有坐在一起聊天,等到七八十年代,在村落戏台前,县电影院偶尔来村里放场电影,戏台前人山人海,看罢电影,村民将剧中人物和故事情节能议论评点好长时间。那时黑白电视机少得可怜,有一台也是放在村部里,每到晚上,村部挤满了人,只为看一眼每晚两集电视剧,每个人静静地看着狭小画面,细心地听着剧中人物对话,全然不顾村部房内空气混浊。

   村里每到阴历三月三或七月十一,村里总会邀请秦腔剧团名角来村里进行表演。对村民来讲:不听秦腔戏,酒肉都不香。每到古会之日,村民便邀请亲戚来家做客,白天早早打发儿女去戏台前占座位,给亲戚使用,以示重视,等亲戚全神贯注看戏,便在家中准备饭菜进行招待;而今村里古会少了三月三,只留下七月十一,照样还是那么热闹,但多了项内容,就是村委会对每年考进高等学府的本村子弟搭红进行表彰,学业爱情双丰收,对村里过本命年的青年男女进行披红,让每个村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
来源:党委办 木子